張杰院士:大學,重新定義你的人生 |

科學網9月11日上海訊(記者黃辛)今天上午,上海交通大學2016級新生開學典禮在閔行校區霍英東體育中心(新體育館)隆重舉行。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校長張杰深情寄語新生“大學,重新定義你的人生”。
張杰在主旨演講中說,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共同慶祝你們人生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天。進校前后,相信大家已經感受到來自交大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同學們,交大的校園里,還有更多你們意想不到的人和風景等待著你們去發現、去探尋。大學與中學之不同,不僅在于空間更加宏大、設施更加精良,更在于它的開放、自由、多元與包容。它為所有胸懷夢想的人探究真理提供了無盡的可能,也為各有特長的人相互學習提供了充分的機會。同學們,不管你們之前對大學抱有什么樣的夢想和期待,今天迎接你們的一定是一個嶄新的開端。從此刻起,讓我們整理思緒,重新定義你的學習生活,你與他人的關系,以及你與大學的關系。
其一,重新定義你的學習生活。你們一路走來,勤奮刻苦、心無旁騖,早已練就了學習、學習、再學習的強大能力。我相信,在你們過去的生活中,“學習成績優異”曾是你們最重要的標簽。現在,排排坐的書桌消失了,一天八節的課表消失了,老師和父母的耳提面命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己選擇課程,自己尋找實驗室,自己分配時間。適應這些重要的變化,你需要重新定義你的學習生活。上了大學,知識獲取的方式將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探究。學習不再是一塊敲門磚,而是一條自我追求、自我修煉的途徑。學習的目的在于滿足自己對世界的好奇,自發地追求自己的興趣,從而體驗主動探究帶給你的快樂。
張杰在與同學們分享了交大致遠學院2013屆畢業生黃金紫的故事后表示,黃金紫的經歷告訴我們,大學的學習不再是按部就班完成學習任務的苦旅,而是自主探究世界的快樂。大學是知識探究、能力建設和人格養成的場所,大學的目的,不是為了追逐功名、趨利避害,而是為了學會分辨和體察,探索事物的本源,在更高層面上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唯有找到心之所愛,才能夠發現更廣闊的天地。正是那種不斷追求與探索的樂趣,不斷探究自然奧秘和社會規律的愉悅,才能帶給自己的心靈最大的滿足。
其二,重新定義你和他人的關系。大學不僅是知識的圣殿,也是人才的高地。大學把一群極具創新追求的教師和一群極具創新潛質的學生集聚在一起,讓大家的創造力互相激發,進而鍛造出彼此終身受益的創新能力和智慧。上了大學,你不僅需要獨立自主地探索未知,而且需要重新定義你與他人的關系,不僅要嘗試結交終生的朋友,更要學會不同的思維方式,在與老師、同學的討論與對話中相互啟發、共同成長;既要學會付出與合作,又要學會求助與競爭,在影響他人的同時,成就更好的自己。在咱們的學校,有一支王者之師,那就是ACM 團隊,三次奪得被稱為“世界上最聰明人比賽”的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的全球總冠軍,成績為世界矚目。在ACM團隊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數學能力超群的同學來到了ACM團隊,他叫陸靖,是電院1998級的學生。無論老師給他多難的題目,他總能以最快的速度解出,號稱天才選手,但他總是寡言少語。老師曾試圖圍繞這位同學專門組織了一個隊伍參加比賽,但是由于隊員之間缺乏默契配合,總決賽中名落孫山,直到他遇到林晨曦同學。林晨曦不僅編程能力超強,更重要的是他非常善于溝通和交流。指導教師俞勇教授根據他們的特點,把他們和一名叫周健的同學聯合組隊。林晨曦的一句話重新激發了陸靖的斗志。林晨曦說:“我們既然是為拿總冠軍而來,就是要想別人所不敢想,為世界帶來與眾不同!”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細心觀察、耐心磨合、相互理解,逐漸找到心靈相通的默契。在團隊中,林晨曦的領導力和決斷力保證了團隊的精細分工和高效運轉;陸靖專注忘我的精神境界讓解題的速度勢如破竹;周健一絲不茍的態度為程序設計的準確性把守好最后一道關。他們相互鼓勵,相互激發,力壓眾多歐美頂級名校,為亞洲高校贏得第一個ACM競賽的全球總冠軍。現在的陸靖正在為中國創造自主知識產權的云計算核心技術而努力;現在的林晨曦和周健共同創業,創立依圖科技,志在讓人工智能影響每個人的生活,他們的互相激勵還在繼續,“要為世界帶來與眾不同”。同學們,他們三個人的故事只是在交大人與人交往的一個縮影。無論你們身在哪個學院,選擇何種專業,無論你們選擇研究,還是嘗試創業,放眼你們所處的環境,你們身邊永遠不會缺少智慧非凡、個性獨特的同學和老師。只要你們用心去感受,用真情去交流,就一定會找到志同道合的同行者,收獲影響你們一生的珍貴友誼。“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有朝一日,當你們離開學校,大學里所結交的良師益友將決定你們未來的人生境界和人生高度!
其三,重新定義你和大學的關系。大學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地方,更是大學生自由呼吸、自由成長的園地。大學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你們自主探索自己喜歡的方向,挑戰自己從未接觸過的領域。大學為你們的成長提供了無盡的想象,也為你們成長中的失敗提供了寬容的環境。適應這個新環境,需要重新定義你和大學的關系。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位你們師姐的故事,她叫應玉清,是交大密西根學院2014屆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她留給我們一個“傳奇”:不但出色完成了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的學業,她的畫作還入選亞洲最大的美術博物館——中華藝術宮的展出,屢屢成為上海各類頂級藝術展中年紀最小的藝術家。從進入大學的第一天起,應玉清就將工程學的學習和繪畫視作她大學生活不可或缺的兩個有機組成部分。為此,她一邊刻苦鉆研計算機工程知識,一邊又抓緊一切業余時間繪畫,在藝術中表達對世界的認知。她把工程學的理解融入自己的繪畫作品,讓自己的繪畫變得立體而富有質感,以技術使藝術如虎添翼。從大三起,應玉清的創作在滬上大小畫展紛紛亮相,應玉清的名字也逐漸為美術界所熟知。現在的應玉清已然是上海美術家群體中的一顆新星,在生活中繼續著她的特色鮮明的繪畫。很多人都覺得計算機工程與繪畫藝術之間存在著不可逾越的壁壘,然而對應玉清而言,作為人類情感的理性表達和感性展現,科學和藝術全都通向人類對真的探索和對美的追求。同學們,應玉清的故事聽似傳奇,但卻在交大校園里時常上演。這里誕生過一個又一個令人振奮的故事,見證了一個又一個夢想成真的奇跡。喜歡發明的同學在這里創造了滑行輸入法、胃腸道微型機器人;熱愛文學的同學在這里創辦了《西南風》雜志,舉辦了全球華語大學生短詩大賽;有志創業的同學在這里開創了“餓了么”“59store” ;熱心公益的同學從這里出發,把力量和愛心送進了非洲、帶到了南極;愛好藝術的同學在這里創辦了綠洲音樂節,演出了一場場精彩紛呈的相聲劇……我相信,交大的故事遠不止于此,為之續寫新篇的正是你們!大學,就是一個尊重你們個性需求、鼓勵你們個性表達、幫助你們個性成長的地方。親愛的同學們,立足夢想的熱土,不要被動地等待和接受安排,不要畏懼失敗,要主動追求有所作為,挑戰你們感興趣的問題,投身你們所喜愛的領域,展開想象的翅膀盡情翱翔!學校一定會尊重每一位同學自己的選擇,支持每一個同學的自主發展!
張杰最后強調,一所偉大的大學必將給我們更多精神上的自由,必將改變我們的人生和命運,它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內心,去探尋人生的本真追求;也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與他人關系,去尋找真正的思想伙伴;更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與大學的關系,去追尋獨立自由的人生,這就是大學之于人生和世界的意義。
您可以復制這個鏈接分享給其他人:http://www.jisvip.com/node/283